又一重要时刻,中央高层会议部署疫情防控释放多重信号
中新社北京4月30日电 题:(抗击新冠肺炎)又一重要时刻,中央高层会议部署疫情防控释放多重信号
作者 黄钰钦 张子扬
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29日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,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,研究部署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,研究确定支持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一揽子政策。
当天,因疫情推迟的2020年全国两会重新确定召开时间,京津冀均宣布将下调应急响应级别。观察指出,面对一系列“积极态势”,加之“五一”假期临近,中央高层会议在特殊时间节点召开,再次为新一阶段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“调弦定音”,向外界释放出多重关键信号。
信号一:慎终如始,防控不可前功尽弃
“湖北保卫战、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,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。这确实来之不易。”习近平在当日的会议上说。
有分析指出,这一表述构成当前中国对于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的最新判断。成果“来之不易”既是肯定长期以来采取的防控措施,亦是回应为何疫情防控需要慎终如始。
“正是因为疫情防控成果来之不易,才不能出现丝毫的麻痹大意,以免努力付之东流。”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教授竹立家说,“当前要看到疫情防控取得的成果,也不能忽视外防输入压力加大,内防反弹复杂性增加的现实问题。”
中国国内疫情防控取得积极进展以来,从坚持底线思维到提出常态化防控,中央高层多次向外界传达慎终如始的态度。在当天会议上,习近平再次指出,“疫情防控这根弦必须时刻绷紧,决不能前功尽弃”。
观察认为,当全国两会时间重新确定、京津冀相继下调防控等级、春节之后最长假期“五一”即将来临,在此关键时间节点强调防控“不能前功尽弃”更具现实针对性。
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常健表示,社会生活秩序逐渐步入正轨对疫情防控工作将是持续性考验。“无论是假期出行还是两会开启,都是社会生活恢复常态化的体现,绷紧防控这根弦既是针对特殊时间点提出现实要求,也是对慎终如始的防疫态度一以贯之。”
信号二:精准施策,落实常态化防控
当中国国内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,而境外疫情暴发增长态势仍在持续,如何进行常态化防控成为当下各地面临的一道必答题。
对此,习近平在会议上指出,“各地要落实和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”,并再次部署重点地区和重点群体的疫情防控工作。
对于黑龙江,习近平说,要完善和加强防控工作措施,抓紧排查漏洞、补齐短板,特别是加强医院感染防控,全力以赴做好医疗救治。对于湖北省和武汉市,习近平强调,要继续加强社区防控,完善应急预案,加强对治愈患者的关心和帮助。对于北京市,习近平指出,要继续落实重点防控任务。
此间评论认为,习近平对各地提出的常态化防控具体要求,秉持精准施策的基本原则,并有的放矢地对现实问题进行直接回应。
“黑龙江、湖北、北京是当下中国国内疫情防控的重点地区,聚集性感染、治愈患者帮扶、境外输入压力均是相关地区面临的现实问题。”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教授戴焰军分析称。
竹立家指出,当中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,然而各地面临的疫情严峻程度不一、问题不同,此背景下精准施策的重要性更加突显。
信号三:示范意义,支持湖北经济社会发展
在中国开展疫情防控阻击战中,“武汉胜则湖北胜,湖北胜则全国胜”成为社会共识。观察认为,在全面复工复产这条新“战线”上,“湖北胜”之于全国依旧具有重要示范意义。
今年一季度,湖北省和武汉市超过三分之二的时间处于“封城”状态,湖北省一季度GDP同比下降近四成。
对于湖北付出的牺牲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,当日召开的会议研究确定了支持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一揽子政策,从财政税收、金融信贷、投资外贸等方面明确了具体措施。
竹立家表示,在全国范围内,湖北经济生活受到疫情直接冲击最为明显。因此,在全面复工复产中,“湖北胜则全国胜”的示范意义依旧不减。“中央对于湖北的政策支持体现出全国一盘棋的特点,将为湖北打好疫后重振的民生保卫战、经济发展战注入动力。”
外界注意到,在是次会议上,从“六稳”工作到“六保”任务,从促进支柱产业发展到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,中央除了对湖北提供政策支持,亦提出具体要求。
对此,常健指出,相关要求体现出“化危为机”的思路,是为湖北未来发展谋划布局。“从全国角度看,中央对于湖北的要求可以成为各地重要参考,具有示范意义。各地应充分利用转折性机会,在复工复产的过程中实现进一步发展。”(完)
免责声明:
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,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.如认为转载内容已侵权,请联系编辑删除.